中國熱科院:橡膠園全周期間作香蕉成效喜人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橡膠所)組織科研、地方管理部門和一線生產單位的專家,對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珠碧江農場建設的全周期膠園間作香蕉技術集成示范基地進行現場觀摩和測產,結果顯示全周期間作模式不僅促進了橡膠苗的生長,莖粗和株高比常規膠園分別提高4.7%-34.4%和15.7-21.7%,間作的香蕉單位面積產量也能增加6.1%-26.5%。
測產觀摩現場
中國熱科院橡膠所林下經濟研究團隊黃堅雄博士介紹,該示范基地面積有200畝,由中國熱科院橡膠所聯合環植所、海膠集團龍江分公司等單位,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橡膠樹復合種植與刺激割膠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支持下建設,集成示范橡膠和香蕉高效間作管理技術,旨在解決常規膠園間作時間短、間作物少,單位面積產出低等問題。
當前正值香蕉采收高峰期,專家們對示范區內“常規膠園+常規香蕉密度+常規管理”“全周期間作膠園+香蕉增密+常規管理”和“全周期間作膠園+香蕉增密+綜合集成技術”3種處理下橡膠苗、香蕉生長和產出情況進行現場觀摩和隨機實測。
經現場測算,與常規膠園模式的橡膠苗莖粗和株高相比,全周期間作膠園的兩種模式均促進了橡膠苗的生長,莖粗和株高分別提高4.7%-34.4%和15.7-21.7%。常規膠園模式的香蕉單株產量為22.4 kg,收獲率為95%,單位面積產量為3410kg/畝,“全周期間作膠園+香蕉增密+常規管理”和“全周期間作膠園+香蕉增密+綜合集成技術”模式的收獲率均為90%,香蕉單株產量分別為20.1和24.0 kg,單位面積產量分別為3618 kg/畝和4313 kg/畝,分別較常規膠園模式增產6.1%和26.5%。
專家組認為,全周期間作膠園采用增密技術間作香蕉并配套使用土壤調理劑、有機水溶肥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的綜合集成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示范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
作者:田婉瑩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操戈